读《认知疗法》的自动思维部分有感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and Behavior Therapy,简称CBT)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渐渐成为心理治疗的主流。)Judith S. Beck的《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至今一直是治疗师们学习CBT的经典教材。全书围绕完整的治疗过程展开,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治疗前的准治疗计划的实施、可能遇到的困难难、治疗中的结构和不同设置以及结束治疗的问题。像我这样的没有基础只是出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本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经典的教材。要在一月的时间里看完也许可以做到,但要理解并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有点天方夜谭。我有信心坚持学习下去,因为市教研室的徐伟英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隔周三晚上)给我们十几个心理爱好者义务讲解,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更何况通过学习发现对我的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思维,我更坚信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下去,让自己生活工作更充满阳光,让学生更爱学习生活。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以认知模式为理论基。靡越饩龅鼻暗奈侍獠⒔谜δ懿涣嫉模ú徽返暮兔挥邪镏模┧枷牒托形。治疗师基于这样一个认知解释,一个特定的心理障碍有其特有的信念和行为策略。也就是说该模式假设,人的情境、行为及生理反应被他们对事件的所觉所影响。
情境、事件
自动思维
反应(情绪、行为,生理)) |
情景本身并不决定人们的感受,感受更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这一情景。现在我所带的18财贸1班有一个学生,暂时叫她F同学,从开学到现在,尤其是过了双休日回来的周一作业,每科作业基本上都不上交的。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跟交谈过这件事,收效甚微。我跟她家长也多次沟通,发现家长对他也无能为力。如果学校允许,我们老师尽可能不去顾问,顺其所为。每次跟她沟通,要么眼睛白白你,要么就说一句话逃避的话“我不要读书”。除了不做作业,f 同学的其他行为也不到位:上学迟到,全班13人次,她就有十次、早读、眼保健操、校牌、手机、旷课,只要学生有违规的她基本都有份。这个学期班级的扣去的文明分她就占去一半。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处分到最后开除学籍。这不是我做事的风格。如何让f同学转变,不影响班级的考核和其他同学的“杂念”,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有道理;从群众来到群众群众去,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老师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他们来帮助老师解决难题,趁周四班队课的时间染同学一起讨论“关于学生做作业这件事怎么看? ”同学们各自发表来了自己的想法,对同一情景出现了非常不同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学生A说:做作业本来就是学生的事情。不做作业反而感觉不正常。 学生B说: 我做我喜欢的功课。跟着兴趣走。 学生C说:看老师的态度。别人的态度影响自己的做事。 学生D说:其实我也不想做作业,但我也想被老师点名批评,扣分。中立 学生E说:我做要高考的作业,重要的作业。目的性强。 学生F说:作业无论如何是要做的,不会做就向别的同学借来抄。完成任务型。 学生G说:作业要独立完成的,不会做的话我会问老师或者同学。主动人真。 学生H说:花点钱让别人帮我做好。潇洒。 学生I说:我不做作业照样成绩很好。自豪。 |
这是同学们对做作业的真实想法,是对自动思维的解释。自动思维是立即自动涌现的,通常迅速而简短,不是深思熟虑或推理的结果。你可能很难觉到这些思维,你更可能觉察到的是随之而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可以问问自己“我脑中刚才正在想什么”。于是把刚才要学生对做作业的看法再设计一个具体的情景:几个人在一起阅读一本书。当他们阅读时,脑中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对同一情景出现了非常不同的情绪及行为。
学生A想:这确实很有道理,这本书将教会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对我的人 生观很有 帮助,他感到有些激动并继续读下去。 学生B想:这种取向讲得太肤浅,效果不大。他感到失望,不想再读下去,并合 上了书。 学生C想:这本书不像我所期望的,兼职是浪费钱,他厌恶地把书仍到一边。 学生D想:我确实需要学完所有这些。如果我哦不能理解内容怎么办,如果我 不能永远掌握要怎么办?他因此而感到焦虑,并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 样的几页内容。 学生F有不同的想法:这太难。我这么无能,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这些,我也永远 不能成为一名好学生。他感到伤心,并拿起手机玩了。 |
F学生自动思维产生于何处?是什么让不同人对同一情景的解释如此不同?为什么同一个人对完全相同的事件在不同时间却有不同的解释?答案需要从更为持久的认知现象——信念中寻找。信念又跟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关。
F学生在家比较溺爱,有求必应。因为从小学到初一二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而平时也不那么做作业。老师也不那么去说她,家长更是如此。到了初二的暑假,家里装潢搬新家,家长也不那么去关注她,再加上买了新手机,慢慢地被手机的世界吸引。整个暑假作业基本都不完成,从优等生变成中下生,老师和家长对她失望,她自己也认为无能,自暴自弃,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状态。
核心信念:“我不能胜任”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假设) 态度:“失败是可怕的。” 规则:“如果挑战太大了,就要放弃” 假设:“如果我去做有难度的事情,我会失败。如果我避免做这样的事,我就会没事”
情境:读新的内容
自动思维:“这太难了。我太笨了,我永远也不能掌握他们,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生”
反应: 情感:气馁 生理:身体里的沉重感 行为:避免任务,转而看电视、玩手机 |
这是F学生认知模型
F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的思维而感到气馁,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思维,而其他人没有?这是因为他不清晰的“我不能胜任,我无能”这一核心信念干扰了她对情急你的知觉。为了更好的桥正F学生的核心信念,就要从修正F学生的自动思维开始。老师布置了如何识别自动思维,同时我也根据她的对作业的相应自动思维的核查表,老师跟F学生真正从认知上知到起共鸣,达到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来适应学校的生活。
自动思维检查表
姓名 F学生
指导语:当你注意到你的情绪开始变糟,问问你自己,“此时我的脑中在想什么?”同时尽快在自动思维这一栏里粗略记录下你的想法或者脑中出现的画面。 |
|||||
日期/时间 |
情景 |
自动思维 |
情绪 |
适合的反应 |
结果 |
1.是什么时间或思维、白日梦或者回忆让你产生了不快的情绪? 2.产生了什么令人痛苦的生理感觉(如果有的话)? |
1.你脑中出现了什么思维和/或意象? 2.那时候你对此的相信程度? |
1.那时候你有什么情绪(悲伤/焦虑/愤怒/等等)? 2.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0%)? |
1.(选填)你当时有哪种认知歪曲? 2.使用底部的问题形成对自动思维的反应。 3.你对每一个反应的相信程度是多少? |
1.现在你有多相信每一个自动思维呢? 2.你现在有什么情绪?强烈程度如何(0-100%)? 3.你会做什么(或你做了什么)? |
|
10.12早上7点40 |
上学迟到被老师叫住 |
老师要骂人 |
讨厌、愤怒90% |
1.我迟到这么多次老师其实还好。 2.老师问什么我都不回答,老师也说不下去了。 |
1.自动思维50% 2.讨厌40% 3.尽量不迟到。 |
12.21下午4点 |
早读没有动嘴,班级被批评 |
1.我一直都在读,我没有不读。-2.检查的人有毛病 |
委屈,冤枉90% |
1.我也不清楚整个早上是否读。 2.我其实有时候会他贪懒的。。 |
1.自动思维50% 2.可能自己也不清楚 3.以后改正,如果做不到,我就站起来跟课代表。 |
自动思维检查表
姓名王凤英
指导语:当你注意到你的情绪开始变糟,问问你自己,“此时我的脑中在想什么?”同时尽快在自动思维这一栏里粗略记录下你的想法或者脑中出现的画面。 |
|||||
日期/时间 |
情景 |
自动思维 |
情绪 |
适合的反应 |
结果 |
3.是什么时间或思维、白日梦或者回忆让你产生了不快的情绪? 4.产生了什么令人痛苦的生理感觉(如果有的话)? |
3.你脑中出现了什么思维和/或意象? 4.那时候你对此的相信程度? |
3.那时候你有什么情绪(悲伤/焦虑/愤怒/等等)? 4.情绪的强烈程度如何(0-100%)? |
4.(选填)你当时有哪种认知歪曲? 5.使用底部的问题形成对自动思维的反应。 6.你对每一个反应的相信程度是多少? |
4.现在你有多相信每一个自动思维呢? 5.你现在有什么情绪?强烈程度如何(0-100%)? 6.你会做什么(或你做了什么)? |
|
10月12日7点25 |
看到F学生座位是空。 |
有迟到了,班级扣分。 |
愤怒、生气90% |
1.身体不适705 2.赶不上早班车75% 3.晚上睡觉迟100% 4.早上不肯起来100% |
1.自动思维50%- 2.扣分就扣分吧,只要她安全。 |
12.21 8点 |
看到戏群上F学生早读不读。 |
有事她,扣分,扣分。 |
生气85% |
1.她平时说话本来就是轻的。 2.25分钟的早自修听顿一下也正常的。 |
1.自动思维50% 2.生气50% 3.至少跟她沟通比以往好多了。 |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F学生个方面的情况有所改进,虽然跟整个班级的节拍还是慢一些的,跟她自己相比已经在进步了。对此,以我现在的水平也是不能一下子改变她的核心信念,我只能从影响她反应的自动思维上去努力,改变认知就会改变想法,从而改变行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在路上。
93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账号+密码登录
93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